內容面板收納
中時電子報作者記者方明/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6年1月8日 上午5:50
工商時報【記者方明/台北報導】
房市交易低迷,房仲業「僧多粥少」,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認為,國內房仲家數應比目前再少一半,合理家數約在3000家左右,未來房仲專注經營社區、商圈還可生存,走投資客路線將陣亡!至於海外不動產市場規模,今年預計可再成長5成達1500億元,東森房屋將擴大海外市場,標的將從住宅擴展至整棟店鋪或商辦大樓。
根據仲介營保基金統計,目前房仲店數為7438家,營保金共計19.84億元,但各地房仲公會統計家數為6090家,顯示實際上已有高達1300多家房仲退出市場,預計今年營保金退費金額將高達3.3億元,創下房仲史上最大退費紀錄。
王應傑表示,台灣房仲像「小七」一樣多,目前房市結構已轉變,若全年買賣移轉棟數維持25萬棟低量,全台合理房仲家數應在3000家左右。
王應傑認為,房仲目前接案應了解物件買進時間及成本,才能確認售價,且為因應去化天數拉長,應增加物件庫存量,「雖然池子的魚變少,有能力者還是能釣到魚」,房市冬天再冷,春天終究會來臨,「存糧草、度寒冬」才能掌握下一個春天。
東森房屋國際不動產中心執行長廖麟鑫表示,去年國內投資海外不動產金額破千億元,保守預估今年海外不動產市場規模可再成長5成至1500億元。東森房屋國際不動產中心去年日本、馬來西亞物件合計銷售上百戶,總計金額約11億元。廖麟鑫表示,今年在馬來西亞幫企業尋找廠房、購置土地及稅務規畫整套服務為主,日本標的將從住宅擴展至整棟店鋪或商辦大樓,預估大型商辦銷售比例可提高至3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