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面板收納
自由時報 – 2013年1月20日 上午4:20
〔自由時報記者林毅璋/台北報導〕總統馬英九連任以來,始終擺脫不了勞工團體對政府施政為「圖利財團、剝削勞工」的質疑。自去年五月以來,短短八個月時間,台北街頭就曾出現過六次的勞工大型遊行,種種時空不宜的政策與思慮不周的對策,不僅沒辦法解決勞工的困難,反而加深勞資對立、社會不安的動盪氣氛。接下來,連以往被視為藍營鐵票的國營事業員工,也因不滿獎金遭刪而欲走上街頭,對全國勞工而言,這個年將不怎麼好過。
這樣的結果,也使得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(BERI)在去年第三次的「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」認為,國內「政治風險指標」部分由六十二分退步至六十一分,排名也由第七名退步至第八名。BERI指出,政治風險分數衰退之因,主要是總統馬英九去年許多政策造成民怨,引發民眾不滿、民心浮動、社會動盪,這可從許多民調數字中察覺。
回顧近一年國內的勞工大型遊行,從基本工資的爭議開始延燒,調時薪不調月薪、本勞與外勞薪資是否脫鉤的問題,都讓國內勞工團體認為,政府沒有站在基層勞工的角度,只放任財團、產業外移,卻讓勞工苦嘗實質薪資停滯不前的苦果。
再者,除了個別的勞資糾紛問題外,馬政府去年四月起推行的能源價格合理化政策,卻不敵全球經濟的疲軟、國內景氣的節節衰退,反而加劇國內產業界在出口受創後,勞工被迫放無薪假、被資遣減薪的經濟負擔。且馬政府要復徵證所稅一事,造成股市大跌,勞工薪水不僅不增,連股市投資也血本無歸。
最近的勞資風波則是勞保年金的爭議,勞工們賴以安享晚年的勞保基金,在傳出恐因虧損而破產時,第一時間政府不敢出來做保,使得許多勞工因恐慌而選擇一次給付,產生擠兌危機。現又傳出勞保給付恐將變成提高勞保費率、降低所得替代率、拉長月投保薪資的方式以改善勞保基金財務狀況;勞工面對未來都得「繳多領少」的制度,心中自然有所不滿。
〔自由時報記者林毅璋/台北報導〕總統馬英九連任以來,始終擺脫不了勞工團體對政府施政為「圖利財團、剝削勞工」的質疑。自去年五月以來,短短八個月時間,台北街頭就曾出現過六次的勞工大型遊行,種種時空不宜的政策與思慮不周的對策,不僅沒辦法解決勞工的困難,反而加深勞資對立、社會不安的動盪氣氛。接下來,連以往被視為藍營鐵票的國營事業員工,也因不滿獎金遭刪而欲走上街頭,對全國勞工而言,這個年將不怎麼好過。
這樣的結果,也使得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(BERI)在去年第三次的「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」認為,國內「政治風險指標」部分由六十二分退步至六十一分,排名也由第七名退步至第八名。BERI指出,政治風險分數衰退之因,主要是總統馬英九去年許多政策造成民怨,引發民眾不滿、民心浮動、社會動盪,這可從許多民調數字中察覺。
回顧近一年國內的勞工大型遊行,從基本工資的爭議開始延燒,調時薪不調月薪、本勞與外勞薪資是否脫鉤的問題,都讓國內勞工團體認為,政府沒有站在基層勞工的角度,只放任財團、產業外移,卻讓勞工苦嘗實質薪資停滯不前的苦果。
再者,除了個別的勞資糾紛問題外,馬政府去年四月起推行的能源價格合理化政策,卻不敵全球經濟的疲軟、國內景氣的節節衰退,反而加劇國內產業界在出口受創後,勞工被迫放無薪假、被資遣減薪的經濟負擔。且馬政府要復徵證所稅一事,造成股市大跌,勞工薪水不僅不增,連股市投資也血本無歸。
最近的勞資風波則是勞保年金的爭議,勞工們賴以安享晚年的勞保基金,在傳出恐因虧損而破產時,第一時間政府不敢出來做保,使得許多勞工因恐慌而選擇一次給付,產生擠兌危機。現又傳出勞保給付恐將變成提高勞保費率、降低所得替代率、拉長月投保薪資的方式以改善勞保基金財務狀況;勞工面對未來都得「繳多領少」的制度,心中自然有所不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