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面板收納
作者: 陳宥臻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2年10月2日 上午5:30
中國時報【陳宥臻╱台北報導】
實價登錄效應發威,加上景氣不佳,台北市地政局公布9月北市買賣移轉件數為2796件,是近半年以來首度跌破3000件關卡!較上月減少521件,月減15.7%,較去年同期量縮20.3%。分析各區巿況,北投區因為有新成屋交屋,成為北市移轉件數最多的行政區,擠下中山區與內湖區。
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,9月建物買賣移轉登記數據反映8月份整體市場情況,衰退原因除了8月1日起實價登錄實施外,8月份景氣燈號亮出第10顆藍燈,超越金融海嘯期間的連9藍,確實讓買方觀望未進場。
若仔細觀察買屋第一次登計數量,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,北市在7、8月出現一波的交屋潮,今年以來前半年單月的第一次登記數量都沒有超過1000件,但7、8月第一次登記平均皆有超過1300件,到了9月僅剩666件,所以若扣除新成屋交屋的因素,實際上8、9月的成屋二手市場交易狀況大致維持穩定。
分析各區表現,北投區因為有新成屋交屋,成為北市移轉件數最多的行政區,擠下中山區與內湖區。
整體北市各區建物買賣移轉件數與上月比較,多呈現1至2成的減幅。不過本月增加的前3名有北投區(24.3%)、士林區(9.8%)、松山區(6.9%):交易量最高的前3名則分別為北投區(374件)、中山區(363件)以及內湖區(358件)。
買賣移轉件數減幅前3名,為萬華區、大同區與信義區,單月減幅分別為-51.5%、-39.8%與-24%。黃舒衛觀察,萬華區買賣移轉件數下滑,主要因上月西門町商圈內,新成屋交屋因素,基期過高影響;大同區量縮情況從7月261件之後,即逐月減少至本月僅109戶;信義區交易量則為193戶,僅優於年初1至3月的表現。
住商不動產加盟行政處副總劉明哲表示,隨著美國第三波量化寬鬆政策上路,加上標地捷報頻傳,年底可能促使買方進場房市。
中國時報【陳宥臻╱台北報導】
實價登錄效應發威,加上景氣不佳,台北市地政局公布9月北市買賣移轉件數為2796件,是近半年以來首度跌破3000件關卡!較上月減少521件,月減15.7%,較去年同期量縮20.3%。分析各區巿況,北投區因為有新成屋交屋,成為北市移轉件數最多的行政區,擠下中山區與內湖區。
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,9月建物買賣移轉登記數據反映8月份整體市場情況,衰退原因除了8月1日起實價登錄實施外,8月份景氣燈號亮出第10顆藍燈,超越金融海嘯期間的連9藍,確實讓買方觀望未進場。
若仔細觀察買屋第一次登計數量,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,北市在7、8月出現一波的交屋潮,今年以來前半年單月的第一次登記數量都沒有超過1000件,但7、8月第一次登記平均皆有超過1300件,到了9月僅剩666件,所以若扣除新成屋交屋的因素,實際上8、9月的成屋二手市場交易狀況大致維持穩定。
分析各區表現,北投區因為有新成屋交屋,成為北市移轉件數最多的行政區,擠下中山區與內湖區。
整體北市各區建物買賣移轉件數與上月比較,多呈現1至2成的減幅。不過本月增加的前3名有北投區(24.3%)、士林區(9.8%)、松山區(6.9%):交易量最高的前3名則分別為北投區(374件)、中山區(363件)以及內湖區(358件)。
買賣移轉件數減幅前3名,為萬華區、大同區與信義區,單月減幅分別為-51.5%、-39.8%與-24%。黃舒衛觀察,萬華區買賣移轉件數下滑,主要因上月西門町商圈內,新成屋交屋因素,基期過高影響;大同區量縮情況從7月261件之後,即逐月減少至本月僅109戶;信義區交易量則為193戶,僅優於年初1至3月的表現。
住商不動產加盟行政處副總劉明哲表示,隨著美國第三波量化寬鬆政策上路,加上標地捷報頻傳,年底可能促使買方進場房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