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 2025 年 5 月 >>
    123
45678910
11121314151617
18192021222324
25262728293031
回首頁 | 到今日 | 到本月

文章分類

最新文章

新契機!標靶藥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            

2014/4/7 下午 12:32:00發表      點閱: 541    推荐 :344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     


 

內容面板收納
作者: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/台北報導 | 華人健康網 – 2014年4月7日 上午10:02


根據最新統計,台灣每年新增約200名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,因為病患特定染色體的錯誤易位,使白血球不正常增生而造成。過去這樣的疾病,以骨髓移植為治療的首選,然而自10年前標靶藥物上市後,不僅讓患者有了新的治療選擇,也改寫了疾病的治療目標。(影音/攝影記者江旻駿)


基因檢測加標靶 血癌控制成慢性病
「因為標靶藥物的出現,癌症變成慢性病會是未來的治療趨勢。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表示,在標靶藥物治療下,透過「分子學檢測」,可觀察病患的異常基因表現量是否達到緩解。根據最新的研究資料,若在治療的3個月內,異常基因的表現量能降到10%以下,可預測病患會有較好的整體存活率。
目前健保第一線治療給付除了第一代的口服標靶藥物外,也已納入第二代的口服標靶藥物。對於使用第一代口服標靶藥物,因抗藥性、或是無法耐受副作用而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者,健保給付使患者在追求「完全分子學反應」的治療目標上,也有了其他的用藥選擇。


癌症控制有一套 及早治療存活期較高
標靶藥物的出現延長了疾病的存活期,不過呼籲患者仍要趁早期發現時就積極接受治療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可分成:慢性期、急性期、加速期,若沒有於慢性期就將疾病控制好,一旦進入加速期或急性期,治療起來會更不容易,戴承正主任也提醒患者,預防疾病的惡化,遠比惡化後再來尋求治療更重要。
而目前的口服標靶藥物,相較過去骨髓移植,可以讓上班族在治療下,仍維持穩定工作,帶來的副作用也輕微許多。不過,維持治療品質的前提就是要持續的用藥,患者若抗拒副作用而偷偷減藥,或因工作忙而忘記吃藥,都會影響治療效果。戴主任提醒患者,遵從醫囑、增進服藥的順從性是到達治療目標的不二法門。
回歸實證醫學 醫病同心齊抗癌
面對癌症治療,方法百百種,除了西醫外,也有許多人同時接受中醫的建議,進行生活型態的調整。但是要小心,別顧此失彼、本末倒置,門診中有位病患,在持續服藥下,狀況一直都控制得很不錯,也因此有了生小孩的計畫。沒想到之後卻在家人堅持下,沒有與醫師討論便選擇不再服藥、轉而嘗試偏方,甚至一段時間後,也不再回診了。像這樣的案例就相當可惜,戴主任呼籲民眾,在疾病治療上,可以適時的諮詢多方建議,但最終仍應回歸到實證醫學上,在醫師建議與評估下,持續服藥、與疾病和平共存。
  推荐分享 推薦本文到Twitter推特去! 推薦本文到Plurk噗浪去! 推荐本文到 facebook臉書   
 

我要評論

標題
暱稱
郵件
內容
* 驗證碼